每當程控資料一有異常時, 系統工程員就要準備接受挑戰, 因為現場人員幾乎會先認定是系統問題, 當你查明確定是由HMI以人工作業方式觸發後, 現場人員又會挑釁你, 到底是哪台電腦動了殺機, 這下頭大了, 只能像福爾摩斯一樣, 逐一查明各個HMI的log, 找出所使用的殺人兇器 (重點是還會被疑犯案過程是造假的...)
(1) 以~xxxxx^xxxxx^xxxxx^xxxxx&的訊息格式, 通知server (此時記錄著pc name)
(2) pccomm解譯上述(1)訊息格式後, 通知distribution (此時記錄著pc name)
(3) distribution依據訊息代碼, 決定分派至schmgr (此時記錄著pc name)
(4) schmgr確認該鋼捲PDI沒有被排程鎖定後, 通知pdimgr (此時抹滅掉pc name)
(5) pdimgr被通知殺了該鋼捲PDI (此時已無pc name)
(6) pdimgr將該犯案事件寫入資料庫, 但是誰殺的?? 演變成一齣懸案
原來是現有架構成了幫兇, 各個後端程式皆是以MSMQ進行作業流程的觸發點, pccomm & distribution是既定的公用程式, 故HMI的pc name皆得以保留記錄 (可以規範記錄兇手)
但schmgr & pdimgr仍由系統人員開發, 除非佛心來著, 每每要將HMI的pc name, 額外記錄於要通知其它程式的MSMQ, 若有一個疏忽, 毀了屍滅了跡, 就讓兇手逍遙法外了
recieve from MSMQ >> do some activity >> send to MSMQ or not
試想, 當傳送一個message時, 從已接收的message中, 將pc name擷取出來, 記錄於其中, 應該就可行囉!